第一期校舍落成剪綵曁90週年校慶茶會校長致詞 99.04.15

 
各位生於內惟、長於內惟、服務於內惟:或搬來內惟、嫁來內惟的內惟人;以及今天來內惟作客的貴賓、大家好!


內惟人齊聚一堂的感覺真好,這也是重要的一刻,因為今天我們所說的、所做的,可能在10年後以另外一個形式重現,像大家看到的90週年專刊、待會兒播放的懷舊影片。


為了編輯90週年校慶專刊,我有機會把學校的校史資料再瀏覽一遍,在追尋校史的過程中也有機會和校友、社區仕紳交談,發現不管是內惟社或是內惟國小,都有很多故事。內惟社有陳家、林家、李家、黃家、胡家、顏家等幾大家族的故事;內惟國小有內惟路、蓮霧樹、男生打芒果、脫光光跳進游泳池起來找不到衣服等趣譚,值得我們用心保留、收藏。但限於時間和心力,我們所保留的非常有限,我鼓勵所有內惟人,從自己的家族紀錄起,串起內惟豐富、完整的內惟發展史。


我們內惟國小的最前身是舊城公學校「內惟分教室」,民國9年4月1日成立,位於神福祠舊址。民國11年,神福祠捐贈校地,根據林章寶先生的文章記載,有七分餘地。民國24年,學校獨立為「內惟公學校」,26年更名為「清水公學校」,清水公學校第4屆畢業生程呂絨阿嬤回憶:當時只有6間木造教室,還有1間「洗眼睛」的所在,應該就是保健室,因為當時砂眼盛行。我們在座傑出校友陳洋吉董事長之前的幾位,小學期間都是在木造教室上課。民國47年起,第二代校舍-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教室陸續興建,這一批教室就是後來分別命名為忠孝、仁愛、信義、和平樓的四棟建築。現在在仁愛樓一樓閱覽室的外牆留有一塊紀念碑,53學年度,李榮、李金盛、黃翠、黃商添、陳騰雲等仕紳各出資壹仟或貳仟元贊助學校,45年前,這可是不小的金額,李金盛先生是(傑出校友)李偉山教授的尊翁;陳騰雲是陳洋吉董事長的尊翁,也是本校光復後第1任家長會長。民國70年,政府徵收現在鼓山游泳池所在地為校地,77年又徵收目前活動中心、藍球場這塊校地,成為如今2.795公頃規模。


內惟國小的第3代校舍自黃春雄校長任內開始爭取,李再發校長在93年辦理建築師甄選,並爭取到第一期經費,我從95年8月上任後接續整體配置、細部設計、發包等工作,第一期工程於96年9月28日動土,98年6月完工驗收,98學年度開始使用,但這才完成這一代校舍更新的二分之ㄧ,第二期工程去年8月完成建築師甄選,目前進行到水電細部設計,預計暑假發包並先拆除和平樓,這期工程將持續到101年,屆時除了活動中心、籃球場以外,全部校舍更新,內惟國小將是一番新面貌。


今天我們辦理第一期校舍落成剪綵曁90週年校慶茶會,要特別感謝兩位前任校長的佈局,退休總務主任王江池、現任總務宋雯榮的承擔,工程顧問蔡錦裕會長的襄助;也藉這個茶會謝謝歷年來在學校教學活動、軟硬體設施上給予協助的各個廟宇、基金會和個人,因為各位的付出,內惟的孩子有優質的學習環境,我代表全體師生深深一鞠躬謝謝大家!


今天也是學校第一次表揚傑出校友,在推荐與選拔的過程中,校友們都很謙讓,名單出爐之後,我們發現10個名額實在太少了,有許多遺珠之憾,因為內惟校友分布在各行各業,士、農、工、商、醫生、教師、企業家、演藝圈,乃至宗教界(宏法寺前住持開證師父、鼓山彌陀院住持心志師父、嘉義梅山禪林寺住持圓清師父、鎮安宮前任、現任董事長、青雲宮主委、龍泉宮歷任主委都是內惟校友),希望在未來95週年、100週年學校能發掘更多傑出校友。


最後,再一次恭喜10位前輩獲得傑出校友表揚,謝謝這幾年對學校有功的單位和個人,謝謝所有辛苦的工作伙伴和志工,謝謝各位貴賓的蒞臨,歡迎也謝謝回娘家的校友,邀請大家後天(4/17)再回來參加校慶活動,共祝學校90歲生日快樂!